2015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四)
                    
                        [??
                        未知
                      ??]
                    
                    
                        作者:
                        
                    
                    2017-12-21 11:06:32
                    |
                     
                
            
	  一、单项选择题
	  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5.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B】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6.《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7.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10.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1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A】
	  A.价值取向问题
	  B.社会发展问题
	  C.个人发展问题
	  D.思想方法问题
	  1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14.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5.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16.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8.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9.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20.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二、填空题
	  21.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_。(孔子)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个体身心发展)
	  23.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的关系。(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5.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__________。(道德两难)
	  26.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教材。(感知、理解)
	  27.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__和真谛。(本质)
	  2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制度)
	  29.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马克思主义)
	  30.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平行管理、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艺术家 )
	  3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行)
	  3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人格特征)
	  34.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苏格拉底)
	  35.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基础 )
	  36.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青少年)
	  三、简答题
	  37.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8.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39.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0.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1.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四、论述题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答案要点】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责任编辑:倩倩
浏览次数: 次